鏡頭下捕捉 誠意的濃厚人味

關於:起步



我國中沒畢業就入行了。 國小三年級因為父親熱愛攝影給我們買了高級的傻瓜相機;國中第一次帶上父親的單眼相機去基隆中正公園拍了兩卷白片。

如果真要算我什麼時候喜歡攝影的,就是從那兩卷白片開始。



父親知道我認識一個老家的姊姊嫁給一個婚紗攝影師,於是商量說,要不我去跟他當學徒? 接下來我投入婚紗攝影行業,我很開心,因為整個過程讓我明白我真的喜歡拍照這件事情。我也拍創作影像,我也很開心,因為每張影像都像是性格獨特的孩子那樣在視網膜上跳躍。 我想不起來我什麼時候喜歡攝影的,只記得拍照多久。 如果真要算我什麼時候喜歡攝影的,就是從那兩卷白片開始。

關於:我拍照的時候



拍照的時候,我很沈浸在那個氛圍當下,無論是客人的情緒和自我專注的期待,

彷如這個世界上只剩下彼此透過相機在對話。這種近似固執的自我要求,讓我很享受。

鏡頭,是用來擁抱人的,所有的經歷、走過的路、讀過的書、看過的電影、談過的戀愛,

都會成為創作的題材和內容。我記得有個旅途下午,我和一位陌生長者聊天許久,

離開前我說要幫他拍張照片,架好相機,長者拉起褲管取下義肢,

像握著獎盃那樣高舉小腿坦然的笑笑,我拍下,也笑笑。

我期待,客戶看見照片笑笑,感動。

我也期待,十年後客戶看見照片笑笑,感動。

我更期待,給客戶拍完照的自己,看見照片笑笑,感動。
沒有愛的攝影,拍不出有愛的影像;沒有愛的人們,裝不來有愛的面貌。

雖似流浪,亦成歸宿



我在「半伴承德」生活,那邊給予住戶又溫暖貼近又安全隱私的感受,對於在外漂流的人是很舒服的。我所見過的人都讓我有「質感很好」的感受,並且很多主動關心,有人會問你今天怎麼喝紅茶不喝綠茶?有人會問好像很多天沒有見到你?然後你盯著天天做飯吃的人手上的外賣,他會跟你說爲什麼今天吃外食。

那種又親近又疏離的感受很好,總有人願意聽你分享,也可以在自己的角落喘息。面對城市競爭時,
住在共居空間裡的人們不會孤單,只要你肯、你願意,就有室友會在你身邊。

關於:期許

從中國工作回來後,努力從新適應台灣環境,重新省察作品,試圖找尋自己靠拍照生存的縫隙。

曾經生意不好到發不出夥伴薪水,會質疑自己堅持的理念,會想迎合市場主流。
夥伴說:我們就是因爲你堅持做對的事情才跟著你做,你如果因此改變,那我們也就會離開了。

對於影像的呈現我期待著更平凡、更普通,生活影像如此,工作影像也如此,濃郁狂張的用色逐漸褪去,看似無感中熱情的搜索另一個視覺世界的渴望。

我想繼續努力在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上,譬如街頭巷尾,只要你肯你願意,就會有一幕吸引目光的風景,那怕是被嫌棄的日常也就因為願意而顯得特別美好。

我始終相信,人們因為對望而存在。



住在青年孩子的公寓裡,就想,也許可以給青年孩子拍張有自己氣味的照片,
大部份人的通訊軟體頭像都有點奇怪,
一張比較接近真實的頭像也許也能比較真實的面對人生吧。

捕捉到伴兒最好的那一面

旅居海外多年拍攝經驗的專業攝影師+攝影棚+十年經驗的修圖大師~捕捉到伴兒最好的那一面!!